经营理财详情
《对医院融资负债经营的探讨》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1/5/6 修改:2014/4/17
隶属:经营理财 点击:2105
对医院融资负债经营的探讨
我院是一所国有综合医院,1997年3月开业,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一切按照市场机制组建运营。在经营资金和发展资金困难的情况下,4年来医院采取不同形式6次策划筹集资金,进行适度负债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医院建设与发展。本人从多次参与医院筹资策划与管理的实践中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融资实践
我院开业之日,帐面库存只有3000元经济极为困难,面对着员工的工资发放和业务营运基本周转费用,医院向政府财政部门求助,于1997年4月在财政部门筹集到为期一年的30万元周转金贷款,迈出了医院第一步贷款经营的道路,通过第一次融资的体会,体会到在一所新医院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状况下,必须走负债经营的道路,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经营微利发展医院,则难以在市场中立足。将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出局,经过第一次负债经营的体会与思索,我院进一步选择了新的融资目标迈向金融部门融资贷款,于1997年8月得到了银行部门为期半年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50万元,1999年3月又再一次得到70万元的银行贷款,缓解了医院早期经营资金困难。在向财政、银行融资经营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1999年元月开始向医院内部员工筹集资金进行探索,为购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筹集资金,通过宣传医院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展医院的方向,使员工切实明确发展医院、服务社会、改善员工福利三嬴原则,很快得到员工支持,在医院内部筹集到200万元资金,2000年10月再次向内部职工集资250万元,为医院快速提高医疗诊断技术水平,促进医院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经过5次从小到大,从财政到银行,从银行到员工,多形式、多渠道负债经营的实践,医院规模由小变大,医疗技术由弱变强,优良的医德医风、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医院知名度也有所提,在二期建设发展中缺泛资金困难情况下,由于医院的融资信誉度的增强,于2001年元月又一次得到银行部门的支持获得二期建设住院综合大楼工程专项资金贷款2000万元。
二、融资形式
医院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方式与形式筹集资金,因所处的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声誉度不同、资金需求目的不同而采取的方式和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
1、医院开展新建的有形性、永久性建设经营项目,在知名企业家、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多的地区,可通过宣传手段,争取社会知名人士捐资赞助。
2、医院为应付阶段性资金周转困难可采取占用往来单位资金形式渡过短期资金困难周转。
3、中小型医院为缓解经营资金紧张可向财政、金融部门采取短期贷款或周转金贷款。
4、医院管理健全,医疗技术水平高,当地知名度大,声誉好、在进行大中型建设项目投资时可向金融部门采取中长期项目贷款。
5、医院在财政、金融部门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可采取内部员工集资形式。
6、为渡过一时性资金周转困难,可采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商业信用形式。
7、大型医院或集团医院可利用外资采取兼并、收购、合资、进行资本积累与扩张,扩大医疗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提高医院知名度。
三、筹资方法
医院如何向社会、金融、财政部门筹集资金,是医院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筹集资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筹资工作中医院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建设科学规范管理制度,树立医院管理形象。
2、 扩大医院知名度,发挥医院无形资产和声誉的特殊作用。
3、 明晰和界定医院产权。
4、 积极争取社会、财政、金融部门的认同,邀请以上部门人员深入医院座谈与调研保持联系,不断沟通。
5、建立相关档案资料如:《医院简介》、《医疗经营许可证》、《法人代码证》《医院编制证明》、《医院经营财务报表》、《房产证》、《土地证》、《国有资产评估证明》等资料。
6、撰写投资项目论证报告和贷款申请。
7、建立医院良好的声誉,遵循贷款协议,按协议合同及时归还信贷资金,提高等级信用。
8、加强信贷资金的专项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
四、融资项目论证与管理
1、进行筹集资金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要根据医疗单位的覆盖人口的多少,周边医疗单位的医疗仪器设备情况,病种情况、交通情况、既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有的放矢地进行。一般医疗仪器设备在半年内或更短一点时间就能收回投资,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在两年或两年以内可以收回投资的就比较稳妥。
2、要注意基础医疗仪器设备和专项医疗仪器设备相结合。注重基础医疗仪器设备的投入,有的基础医疗仪器设备能起到动一连十的作用,这是我们考虑投资方向时的根本宗旨,在基础医疗仪器设备比较雄厚的情况下,再考虑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才能使吸收到的社会资金真正起到提高医院诊治能力的作用,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既不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又不能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新的浪费。
3、融资购置医疗仪器设备要视医院的技术力量而行。医疗仪器设备是靠医疗技术人员去操作、去掌握、去使用,因此如果医疗人员的素质较差,做出来的资料、检查出来的结果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利用,同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使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早收回。事实证明,有些单位在没有充分估量本单位医技力量的情况下购置的医疗仪器设备成为闲置品。
4、融资购买医疗仪器设备必须高度集中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现了多种形式融资购买医疗仪器设备,有的以科室为单位,有的以个人互相联合,有的以临床科室与非临床科室联合的。由于在利益的分配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收费管理不能集中,造成财务核算混乱,结果是损害了国家利益,个人占了便宜,失去了融资购买医疗仪器设备提高医疗诊治能力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融资购置医疗仪器设备必须高度集中管理,以单位的法人为一方,投资者为另一方,按经济合同法办事,兼顾国家、单位、个人利益,避免发生经济纠纷。
5、融资购置医疗仪器设备要界定产权。它关系着利益的分配、医疗仪器设备维修、重置、折旧、报废等大问题,有许多会计技术上的问题。为此,我们认为不论吸收那一种社会资金购买医疗仪器设备,其产权必须为法人一方所有为好,过去有的医疗单位、有的人联合起来购买的医疗仪器设备用得差不多了,磨损较为严重以后就把它卖给医院,这是一种损公利已的做法。有的医疗单位采取公私合股的方式,按投资多少分利,共担风险、产权共有。我们认为在公有制的医疗机构里会产生许多问题,如人事变动、人员的去留、设备的管理等会带来很多不便,容易产生经济纠纷。
五、融资负债经营中应注意的二个问题
1、经营者必须明确医院负债经营是风险与利益并存,务必重视资本的经营管理。举债经营必须瞄准市场的机会,扩充新的资金,强化集约经营的思想,为未来的风险承担责任。
2、建立医院负债经营保障评价系统。为了避免债务风险,又能达到调整医院的资产负债结构的目,加强负债经营监控管理,充分运用财务经济分析中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针进行评价。这些指针在负债经营中不仅反映维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权益及利益,还需关心医院是否能持续、正常地经营,保证医院不出现亏损。当医院自有资金占医院资本的比重较大,负债率相对较低,现金流量状况良好,则有利于医院生存和发展。而流动比率是衡量医院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自然要求医院的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负债以后还有余力去应付日常医疗经营经济活动中的其它资金需要。此项流动比率越高就越好,债权就越有保障。但过高的流动比率将会影响医院发挥资金效益,造成资金留滞影响医院经营的获利能力。而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因此,向金融机构举债,医院一般应控制在当年业务收支结余的70%以内为宜。如果医院净资产出现是负数的话,则表明医院已经资不抵债了,向金融机构借款要全面论证分析。
六、融资负债经营的效果
医院向社会、银行、政府融资筹资负债经营,是医院走向市埸经济客观必然之路,它将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解决了医院因长期资金不足而耽搁必需仪器设备更新、添置的问题,满足的患者的需求,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疗技术档次。同时促使医院重视经济核算管理和内部规范性建设,主要表现:
⒈融资负债经营能及时解决医院资金不足,缓解资金周转困难,使发展嬴得时间,嬴得了医疗市埸,嬴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⒉负债经营为医院经营带来了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迫使医院加强经济核算管理。
⒊负债经营为医院扩大了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了医院营运效率和竞争能力。
⒋融资仪器设备到位快,有利于仪器设备早使用,早见效,早日治疗病人,先进设备的及时引进有利于医院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⒌融资的风险性要求经营者高度重视其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经营者利用多种办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⒍筹集资金达到了医院与社会,医院与银行,医院与员工达到双 的理想效果,增强了员工对医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体现了发展医院,服务社会,改善员工待遇的办院目的。
(作者:伍大春) 本文刊登于2002年《卫生经济研究》杂志第6期,2004年刊登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第3期。
同类内容
- 2024/9/26 总会计师教你如何检查财务报表
- 2021/3/26 新时期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有效性探索
- 2021/3/21 新医改背景下县域医共体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探析
- 2021/3/15 医院职工个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 2021/3/13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 2021/3/13 《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