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理财详情
《规避投资风险,医院怎样做强做大》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1/5/6 修改:2014/4/17
隶属:经营理财 点击:2446
规避投资风险,医院怎样做强做大
一、医院经营投资为什么失败
1、投资缺乏长线考虑 。一些医院经营投资缺乏长期战略方针,因为实行任期目标负责制,导致部分经营者短期经营思想过重,追求业绩、不断创新、投资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大量盲目更新仪器设备,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大发展的后果就是借款负债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壮大而与日俱增,负债规模过于庞大。
2、流动负债高,导致医院营运资金不足。一些医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存货过高、预付往来资金过多、大量的内部集资或银行贷款要支付超额的利息、投资于不必要的计划或不急需的固定资产、盲目扩大经营范围,病源不足,致使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和闲置,使流动资产过多的占用于存货上,由此导致医院营运资金的不足,使医院正常经营发生经济危机,增大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经济风险。
3、投资没有重点,分散且杂乱 。一些医院战略定位和投资过于分散,大而全、小而全,不断盲目扩张,科室设置过多,技术力量不强,在形象和规模创新中,人、才、物资源浪费过大。不致力于真正投资培植医院医疗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经营项目和技术人才队伍,分散了医院资金的同时也加大了管理成本和改革成本。
4、不顾条件成熟与否,克隆企业做法。一些医院经营创新时向企业那样实行债权股权化,先合资后兼并,并通过投资控股、债务重组等形式对中小型医院进行兼并或兼管,实现经营规模扩大。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医院管理跟不上,就会出现财务资产帐目不清,监控不灵,成本不实、虚假结余、资产流失等许多情况,医院经营财务风险将加大。
5、盲目跟风投资购设备。在经营投资中,一些单位对投资项目缺乏客观科学论证,不是去打造自己的精品,而是看潮流决策,你搞我也搞,相互竞争拼打,你买CT我买螺旋CT,一浪高过一浪造成区域医疗资源整体浪费。总认为高投资、高产出,而没有考虑高投入造成的高负债、高风险、低产出的负效应。致使医疗市场经济中财务危机四伏。
二、怎么把经营风险降低至零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设立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和分析岗位,配备人员负责收集财务经营风险的有关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现有医院的财务会计报表、医院工作统计报表和科室成本核算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映医院经营成果、资金使用效果和负债能力,优化资本结构、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
2、完善资本运营各项考核系统。建立营运资本、资本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报酬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监控管理和考核医院经营成果及经济偿债能力,以了解资金运行状况和财务风险,维持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和利益。因为足够的营运资本可使医院避免财务困难的发生,使之能够正常经营和应付意外经济的发生,保障医院应有的偿付借款的能力。
3、不要过于注重医院帐面的盈余。目前医院的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帐面的收支结余上,人为的可控性因素实在过多。成本不实,虚假性结余由于各种导向和单位领导业绩的需求而层出不尽,作为投资者对医院的投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医院经营经济的内含价值不是帐面的盈余,而是医院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
三、医院怎么把钱投到刀刃上
1、医院投资要切记“稳健投资,不为近功”的财务观念。在当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角逐中,一家家医院痛苦地重整、潮起潮落、异军突起,努力占领市场份额,在这种大环境下,医院的决策者绝不能盲目赶时髦,搞无效益的现代化医院,而应该分析自己,挖掘内部潜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轻易掏出大笔的资金去扩大经营规模,盲目创新一个新的医疗市场。
2、洞悉经济风云变化,选准最佳投资机会。市场有热有冷,一定资金可能有多种投资机会,投资一定要进行严谨科学投资决策可行性的论证,否则就会因为投资不当而导致医院经营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中国有一名句“行成于思,毁于随”充分说明这一道理,医院经营创新投资要抓住国家经济潮落时机,观察经济风云变化,根据医疗市场环境避实就虚,有目的、有准备的进行倾斜性的投资。
3、经营管理一定要精打细算,经营成本要降到最低。医院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形势是左右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营管理上要精打细算,堵塞漏洞,通过减少开支,降低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果一所医院不讲价值规律,不实行成本核算,不注重投入产生效益,将会导致医院发展速度缓慢,医院经营将会陷入困境,阻碍医院医疗技术经济的发展。
3、医院投资应有一定的资金担保。现代医院创新经营引进新机制,通过脱钩、放权、搞活、调整、合作、合并或托管等方式进行经营规模重组,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档次。医疗市场政府垄断被打破,于是不同所有制开始共处一室,管理机制也各不相同,经营机会与风险出现的机率也越来越频繁,医院必须面对经营的机会与风险。经营创新投资应有一定的资金及还款可能性作担保,否则,一旦银行或债权人出现时,医院将会无所适从。
4、医院投资要建立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目前相当多的单位制度从表面上看形式规范,面面俱到,其实只供上级领导检查或参观之用,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操作中亦可随心所欲。有道是: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需要制度来规范,目前国有医院产权不清问题至今未能解决,经营权与所有权没有分离,面子上虽属于国家的,实际上谁都不是,医院最高决策者集决策、经营、投资、监督于一身,主要基于以诚信处事,个人可以支配医院,投资人和债权人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十分有限,在我国因领导出现问题造成企业损失、倒闭、破产的例子数不胜数,且都教训深重。因此,要加大对经营投资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监控,如:一是对于经营投资负债过重且超过一定预警线的单位,主管部门应进行调控,如:停止大修大购活动,保证偿还债务,控制非业务性经济支出,控制人员增长等;二是聘请中介机构帮助检查审核监督,及时反馈经营投资效益情况。
5、明晰决策层管理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保证。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监督层各自的权限和责任必须明确,在这个基础上的决策权特别是财务经济与战略安排的决策和控制权是不宜下放的,因为决策权的下放必然会导致诸候现象,控制失灵,决策权的集中体制是集团医院、连锁医院、大中型医院经营创新投资管理的理想选择。
6、不能过分夸大某种经营模式的效应。在当今医疗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任何一种经营模式下的医院治理、战略决策、组织结构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论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形象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产创新、建立新型的经营模式,都会承担一定风险责任,如: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等。因此经营管理者应该牢记“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处理经营投资中发生的各种债务,如果一旦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投资债务问题,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同类内容
- 2024/9/26 总会计师教你如何检查财务报表
- 2021/3/26 新时期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有效性探索
- 2021/3/21 新医改背景下县域医共体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探析
- 2021/3/15 医院职工个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 2021/3/13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 2021/3/13 《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