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管理详情
医院盈亏离不开医院成本核算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24/9/26 修改:2024/9/26
隶属:收费管理 点击:432
医院盈亏离不开医院成本核算
日前,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发表了《DRG导致医疗收入减少?导致医院亏损?这个锅DRG背不动!》一文,引发行业关注。文章针对“我院实行DRG付费,一年亏损5000万元。”等类似的声音进行了澄清:医院亏损的锅不能让以DRG为代表的支付方式改革来背,这样的「污名化」当休矣。
重点指出了:第一,有人说DRG是中国医保推出的“土政策”,DRG背不动这个锅!第二,有人说因为实行了DRG,中国医院才大面积亏损,DRG背不动这个锅!第三,有人说医院负债搞建设引发病床闲置进而导致亏损和DRG有关,DRG背不动这个锅!第四,有人说DRG限制了医疗发展,减少了医院和医生收入,DRG背不动这个锅!
如何理解“医院亏损”
文中指出,“DRG盈亏与医疗机构盈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通常讲的DRG盈亏,是指医疗机构相关病例按照DRG支付的总收入与这些病例按项目付费总收入之间的差值,如果这个差值为正数则为盈利,反之则为亏损。实际上,这个盈利是医疗机构实际发生医疗费用产生利润之外的结余留用,是一种激励引导,这个亏损也不代表医疗机构在这些病例上真的没有利润收入。”而医疗机构真正意义上的盈亏,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 号)中明确定义了医院亏损会计计算的公式。
医疗盈余=“财政拨款收入”下“财政基本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下 “ 医疗收入”及 “非同级财政拨款”+ “上级补助收入”+ “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经营收入”+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 “其他收入” - “业务活动费用”下 “财政基本拨款经费”和 “其他经费” - “单位管理费用”项目下 “财政基本拨款经费” 和“其他经费” - “经营费用” - “资产处置费用” - “上缴上 级费用” - “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 - “所得税费用” - “其他费用”
医院的盈亏离不开医院成本核算
医院应重点加大成本核算力度,可以合理降低医疗运营成本,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合理确定医疗服务定价,为财政补偿机制提供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随着医院科室成本、项目成本核算趋于成熟,同时,在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力推行下,医院开展DRG/DIP病种成本的核算管理模式,直接决定了医院医保运营的盈亏状态,有助于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增强医院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可正确反映医院正常业务活动中各业务科室的成本和经济管理水平,为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提供基础。可有效实现对全院和科室的相关收入、费用等相关数据的展现及分析,通过对医院各核算单元成本构成分析找到成本控制点,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各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通过对医疗服务项目中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对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制定相关措施,促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病种成本核算管理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医院开展的病种可参照临床路径和国家推荐病种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核算病种成本,正确计算各项病种服务的实际消耗和支出。通过核算过程及结果,寻找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流程优化的途径,根据数据分析找到内部费用的控制点。并据此合理制定收费价格,合理安排财政对医院的补偿,使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得到应有补偿,实现医疗业务的良性运转。
DRG/DIP病种成本核算管理是以DRG/DIP组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DRG/DIP组成本的过程。
其中,DRG/DIP病种成本核算是应对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工具。在DRG/DIP付费模式下,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成本涵盖内容、管控方式发生了改变,成本降低不单指原来所说的可控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是要关注药品、耗材所产生的费用及成本的共同降低。因药品和耗材而产生的成本风险已完全转嫁给了医院,基于患者所发生的每一项成本都是病种成本管控的重点。开展DRG/DIP病种成本核算是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多呈现粗放式特点,医院的成本管理不够深化、细化。虽然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对DRG/DIP病种成本有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分摊标准、计算方法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医院应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管控,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
一体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构建
在医院改革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转变的背景要求下,医院通过建立健全一体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以提升自身持续经营改善、与医疗保险支付谈判、医疗定价与财政补偿谈判、临床路径管理、诊疗方案优化及提供管理视角下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应用,同时也符合新制定的《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国卫财发〔2021〕4号)、《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公立医院》(财会〔2021〕26号)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等文件中对大型医院成本核算深度、广度、细度的要求。
熙软科技提供的医院一体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支持两种模式,第一种:科室成本→ 医疗项目成本→ 病种成本→ DRG/DIP 成本;第二种:科室成本→ DRG/DIP成本。其中,DRG/DIP成本核算支持两种方法,一是基于医疗项目成本的项目加法,二是基于科室成本的成本收入比法。
1.具有可操作性:病种组本质就是大类概况,逐层细化。因此按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分类核算,减少分摊过程,降低工作量,符合工作开展的成本效益原则;
2.具有参考性:针对不同的服务单元与成本性态,采用不同的成本计量、分摊与分析方法,真实反映病种收支情况;
3.为内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所有科室和病种采用统一工作方法和口径,核算结果相对公允并实现了多维度的对比分析;
4.为病种收付费政策调整提供数据参考:以区域病种数据为基础,将测算出的平均病种成本为基准作为按病种组付费的依据,通过数据的不断更新修正,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和临床路径,提高数据准确性;
5.不同管理需求多维度拓展分析:可以将不同科室病种成本效益情况、同科室不同病种组间的差异情况、同病种组不同科室间的差异情况等进行分析。
医院已经进入了成本竞争的时代,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医疗机构改变当前粗放式、规模扩张式的运营机制,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促使公立医院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价值医疗”转变。医院在过紧日子的前提下,要加强一体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大力开展精细化运营管理,帮助医院扭亏为盈。
上一个收费管理:暂无
下一个收费管理:基于临床路径形成
同类收费管理
- 2024/9/26 医院盈亏离不开医院成本核算
- 2024/9/26 基于临床路径形成病种核算标准成本,已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 2021/2/26 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的建设实践
- 2021/2/26 医用耗材采购、入库与收费管理制度建设
- 2021/2/26 公立医院低值医用耗材的管理
- 2021/2/26 互联网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收费窗口内部控制研究